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,養殖廢水處理也是養殖戶頭疼的問題。萬頭生豬每天排放廢水100-150噸,養殖廢水處理難度大。如果不加以處理,直接排放會造成嚴重的地下水、水體異味、土壤和空氣污染,影響人們的生活環境和健康。當排入魚塘和河流時,對有機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會逐漸死亡,甚至魚塘和河流也會失去功能。
畜禽養殖業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提高農民收入水平、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。因此,近年來,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,我國畜禽養殖業發展迅速,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績。同時,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,如何合理處理畜禽養殖廢水,減少其對環境的不利影響,實現畜禽養殖業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是人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。
養殖廢水是一種有機物濃度高、氮磷含量高、有害微生物多的“三高”廢水。因此,厭氧技術已成為畜禽糞便處理中不可缺少的關鍵技術。對于高濃度的有機廢水,厭氧消化工藝能以較低的運行成本有效去除大量可溶性有機物,COD去除率達85%-90%,并能殺滅感染性細菌,有利于養殖場的防疫。固液分離后直接采用好氧工藝處理水產養殖廢水,可節約一次性投資20%,
無論采用何種工藝或綜合措施處理畜禽養殖廢水,都應采取一定的預處理措施。通過養殖廢水處理,降低廢水的污染負荷,防止大顆粒或雜質進入后續處理環節,造成設備堵塞或損壞。針對廢水中顆粒較大或易沉降的物質,畜禽養殖業采用過濾、離心、沉淀等固液分離技術進行預處理。常用的設備有格柵、沉淀池、濾網等,格柵是污水處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其作用是堵住污水中的粗浮和懸浮物,避免堵塞孔洞、閘門和管道,保護水泵等機械設備。